学院首页|学院概况|学院动态|教学管理|科研与学科建设|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教工之家|特色品牌|实践教学平台|精品资源课|精神文明建设|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主题活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主题活动 > 正文

努力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

作者:张 培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0日 09:22  点击:[]

努力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

——教学观念与教学工作第二次集中大讨论发言稿 张 培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我们知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促进“两个转化”,即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其中,作为“教材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中介”的“教学体系”,在起承转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教学体系呢?从话语传播的视角来看,教学体系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教学实践中,遵循一定的话语规范、规则和规律,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够培育和传播一定价值观念的言语符号系统。因此,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转化”,必须不断创新教学话语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能有力“解释世界”,又能有效“改变世界”。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构成因素及现实挑战

在构成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谁在说,谁拥有说话的权力或权利”)、话语客体(“对谁说,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话语环境(“在哪儿说,在什么条件下说”)、话语关系(“话语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如何”)、话语内容(“说什么”)和话语方式(“怎么说”)六个基本要素。任何一方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教学整体效果产生影响,良好的教学模式应是六要素相互配合、互促互进,形成合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有:

第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改变着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条件。在新媒介出现之前,思政课教学处于一种基本“同质”的社会环境,思政课教学内容往往以官方主导的意识形态话语为主,经过层层“过滤”和“加工”,“自上而下”地传递给学生,基本能够保证“众口一词”的舆论氛围,课堂讲的较能得到学生认可。新媒介兴起后,社会 “异质”化增强,一方面体现在民众诉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体现在民意传播开拓出“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普通大众的影响也能影响高层决策。

第二,交流主体的多样化模糊着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定位。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师生之间呈现出“传授—接受”的清晰定位,话语过程相对可控。新媒介条件下,教师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法理权威面临着形式化、被消解的危险,课堂抬头率低就是一个直接表现,原来明确的“传授—接受”的话语关系被淡化,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第三,价值导向的多样化挑战着思政课教学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当前,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一是外来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二是新媒体平台上各种思潮的风起云涌,使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面临边缘化的风险,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过程变成了一个对不同价值进行判断、比较和取舍的过程。

第四,话语生态的多样化改写着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当前,社会信息生产呈现海量化、爆炸化的特征,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感性化的特色,大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呈现出“快餐化”、“体验化”的倾向,很难再全盘接受义正言辞、刻板生硬的意识形态,而更青睐各种“亚话语”、“俗话语”、“逆话语”、“恶话语”,“标题党”大行其道。 这也使思政课信息的传播面临“合法化”危机,这里“所谓的‘合法性危机’不是实体性、存在意义上的危机,而是‘表述’上的危机”[1]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转变趋势及路径

基于此,应从以下路径转变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不断修复和维护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一,话语主体由“权威”走向“民主”。作为话语主体的教师需重新定位自身形象,从“权威”走向“民主”,并以“民主”维护和巩固“权威”:一方面,要切实增强教学话语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更为“民主”、更为“柔性”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内在认同,使教师从价值观的“重塑者”变成“引导者”、 “激励者”和“服务者”。

第二,话语客体由“被动”走向“互动”。面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激活,利益表达的多样,思想上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加凸显,甚至他们“反客为主”,与主导价值观念分庭抗礼、争论辩白的现状,思政课教学必须重视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开发其成长潜力。

第三,话语环境由“分立”走向“融合”。要通过主动设置议题、着力析事明理、回应学生关切等方式,促进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的融合,改变二者分歧、分立的局面。

第四,话语关系由“独白”走向“对话”。思政课教学是一个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过程,需要话语主体与话语客体间平等沟通、实现心与心的相通,情与情的相融。那种以独白为主、缺乏对话的说教方式,其实是一种先验的不公正姿态,抑制了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程度,使价值培育效果流于形式、止于浅表,必须改变。要影响师生相互影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等氛围。

第五,话语内容由“崇高”走向“现实”。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本身蕴含着对一定阶级利益辩护的成分,需要强调集体利益、奉献精神、崇高理想,但面对社会利益诉求分化的现实,如果不顾学生的主观需求,一味“唱高调”,就会陷入脱离实际、凌空蹈虚的境地。实际上,新媒体语境下的社会话语,已经表现出由利益问题取代政治理想,由“小微叙事”取代“宏大叙事”的转向,这种看似“去政治化”的转向,实际上蕴含着一种“生活化意识形态”的新需求,体现出一种新的政治态度。它要求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内容从崇高走向现实,从一本正经的理论说教走向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使政治理想与利益问题并重,宏大叙事和民生诉求并举,实现价值主导性、思想承载性和内容契合性有机统一。

第六,话语方式由“鲜明”走向“隐形”。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以更加感性、鲜活的内容,以更加符号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将主题、观念、态度深深隐藏在素材、情节和细节之中,既吸引眼球,又打动心灵。



[1]颜炳罡:《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话语体系范式转换之得失及未来走向》,《文史哲》2010年第1期。

上一条:关于“如何建立和优化大学教学模式、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下一条:原理教研室教学的特色与经验

关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东校区教学科研楼八楼

电话:0371—86521556  邮编:45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005861号

Copyrigh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