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学院概况|学院动态|教学管理|科研与学科建设|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教工之家|特色品牌|实践教学平台|精品资源课|精神文明建设|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大别山实践研修归来话感悟(三)
2025-07-23 15:54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7月15日—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班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本次研修班采取专题授课、现场教学、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研修学员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实地感悟大别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思想伟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副院长王玉玲:本次实践研修,我们走进大别山区,近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奋斗历程,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密码。专题理论教学深入阐释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以及大别山红色家风的丰富内涵,强化了理论武装、夯实了信仰之基。现场教学中,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许世友将军故居等革命场馆,重走“志仁小道”,沉浸式体验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学员们都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研讨交流中,学员们通过思想碰撞,加深了对红色革命文化思政内涵的深刻认识,也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烽火岁月中,大别山军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大别山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努力担当民族复兴历史使命,让大别山精神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时代光芒。

学员范益民老师:五天研修,短暂而又充实。行程安排紧凑、内容充实,彼此收获了友谊,锤炼了“会团结”的真本领。多层面、全方位地了解了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干货满满,不虚此行!1.夯实了理论之基。系统学习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要义,通过理论专题学习,理清了脉络,弄懂了历史,拓宽了视野,夯实了理论短板,提振了授课的底气。2.坚定了政治立场。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将帅馆,用心聆听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悲壮史诗。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火种不灭的革命历史深刻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必须站稳政治讲台,把牢意识形态主阵地。3.丰富了教学资源。面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以“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红色场馆的鲜活案例、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乡村振兴的样板乡村、生态文明的体验区,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生动素材。

学员乔喜英老师:短短5天的实践研修,我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参观,感受颇多。邵家伟老师的激情教学,让我们领略到“歌声中的思政课”的魅力。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将帅馆,使我们了解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及红四方面军、红25师等革命军队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到其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特殊性,以及在伟大建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深刻体会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什么会28年红旗不倒,以及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的重大牺牲。参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湾和许世友故居,使我们看到了老区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传奇将军的革命意志和忠孝情怀。特别是重走“志仁小道”,一路上,钟书记、郑院长、玉玲院长和几位老师一直陪伴左右,折取登山杖,拉绳独木梁,路面清障物,打扇送清凉,援手跨跳石,闲话除忧想,点赞鼓士气,安全嘱咐忙。路途虽短暂,温暖无限量。通过专家的讲授,还使我们了解到“八项规定”和“八项规定精神”的联系与区别;如何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特别是开国中将范朝利之女范西红讲述的“爸爸的故事”,老将军的清廉自律让人泪目,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学员康甫老师: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的5天学习培训中,我参观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重走了“志仁小道”,聆听了红色故事,观看了《歌声中的大别山》表演,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特别是加深了对大别山精神内涵的理解。“坚守信念、对党忠诚”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核心。开国将军范朝利的故事让我理解了“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内涵;“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要义。大别山母亲牺牲自己的儿子保护开国将军王树声,正是共产党人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战争的生动写照。“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是大别山精神的崇高品格。大别山区曾有200多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国捐躯。“胸怀大局、勇当先锋”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质。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全体将士作为“北上先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在陕北立下了特殊的功勋,毛泽东称赞红二十五军为“中央红军之向导”。

学员韩亚静老师:大别山干部学院的5天研修学习,本人受益良多。理论上,此次研修使我明白了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为什么说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走过的艰辛曲折,对党史的感受和认识更细微。教学技巧上,最直击内心的是范西红教授的真诚以及言行合一。她授课中没有歇斯底里的口号,没有麻木的说教,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没有自以为是的炫技,质朴却动人,很好的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克制与自我修养。讲课内容掷地有声,让我发自内心的尊敬。同时我再次强烈意识到,生命体验和阅历是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行万里路,方知山河辽阔,人生无垠。见天地,见自己。

学员韩霞老师:我是一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大别山是我心中的圣地之一,得知我们的实践研修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我很激动,五天的学习收获很大,我从思政课教师的视域谈谈对红色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一、内容方面。红色文化要真实鲜活的融入思政课教学。首先教师要真懂真会,如结合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教师要对鄂豫皖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要清楚、对鄂豫皖根据地走出的红军队伍的贡献要了解、对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原因要明白等。其次理论要与时俱进,如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鄂豫皖苏区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的重要论断”。二、方法方面。首先从革命斗争工作方法中学习。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月桂花开”等歌曲的创作与传唱。其次从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方法中学习。如沉浸体验教学法、现场实践教学法、激情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学员分享心得等。总之,接下来我们继续努力,把学到的方法和知识用到赋能思政课教学中。

                    (初审:仝立人 复审:王玉玲 终审:钟云阁)


已是首条
下一条:大别山实践研修归来话感悟(二)
关闭窗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东校区教学科研楼八楼

电话:0371—86521556  邮编:450046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005861号

Copyrigh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