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下午,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教授应邀在教科楼110教室为我校师生以《“一带一路”——地球之虹》为题,讲述了他从西安向西,在数万公里丝绸之路上的见闻与见解。学术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慎鸿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我校研究生、本科生200多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肖云儒教授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与文化意义,他指出,丝绸之路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成,在世界和中国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结合自己三次参加“丝绸之路万里行”考察的经历和见闻感受,介绍了丝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与沿途的丝路文化热,并借此阐述“走出去谋发展”、“拉起手共发展”的丝路精神。肖云儒教授认为,从空间上来说,丝路是“地球之弧”,绕了地球一圈,延伸到美洲,让地球变成了世界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经济上看,丝路是“地球之链”,含金量非常大,已经辐射60余国家, 40亿人口,30万亿美元GDP。从精神文化上讲,丝路是“地球之虹”,虹不是单色的,是七彩霓虹,多种文化交映生辉,异彩纷呈,共现美景。丝绸之路是经济路,更是一条文化路。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要用文化眼光去理解、发掘相关资源,构建中亚陆桥发展纽带。肖云儒教授认为,丝路行最深的感受是,各国、各地、各方对待“一带一路”的认知都有了科学的深化,“一带一路”在各国政府、商界与民间逐渐落地生根,共建共享正在走向成熟。可以说政府很上心,企业很热心,百姓很关心。“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给世界贡献的新时代中国读本,是西部发展、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当代中国总方略的大转型。最后肖教授动情地说:“不走出中国,不知道中国有多好;不走向世界,不知道世界有多小;不走进丝路,不知道千年丝路情未了!”肖教授绘声绘色的讲座满足了师生们的渴望,点燃了师生们的热情,讲座不时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于慎鸿院长在最后点评中指出,肖云儒教授以近八旬高龄三度重走丝绸之路,探访漫漫丝路古道沿线的节点与遗存,成果丰硕,精神可嘉,点燃激情,鼓舞人心。肖教授图文并茂、别开生面的讲述,使我们对他沿当年张骞丝绸陆路、玄奘丝绸海路的6万公里云和月,30余国城与人的神秘画面瞬间展现。
学术报告由科研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