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余金成教授应邀莅临我院教科楼657会议室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新时代的发展》的学术报告。于慎鸿院长主持会议,党总支书记王宣冈、副院长赵增彦、副院长张国献出席会议,全体教职工和全体研究生聆听报告会。
报告会上,余金成教授首先提出学界在对中国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中存在着理解偏差。针对当前有学者认为民营经济在当前社会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言论,即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坚持公有制相违背的问题,余教授认为有必要对中国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紧迫性。余教授提出,马克思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处于过渡时期,追求对封建制度的突破和思想解放,且法治缺失,资本通过竞相对人力的压榨来降低成本,而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法制、社会福利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时期有重大改变,资本主义企业主的经营管理能力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肯定。因而不能像过去一样一味批判资本。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其中蕴含的逻辑即原则覆盖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对原则的体现和动态把握。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有何亮点这一问题,余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论述表示了一种对资社关系的再调整、再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即为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公共产品,缩小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把弱者变为强者是必然选择,弱者变强是社会主义机制的内涵,强强联合是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因为社会主义有这一优势,因而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优于资本主义的强弱联合,同时为使弱者变强必须解决发展条件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发展资源的均衡体现,只要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景就必定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梦想发展模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余金成教授与与会师生积极互动,深入浅出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
于慎鸿院长总结讲话时指出,余教授对中国改革历程进行的理论梳理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而又不失幽默风趣,开阔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使大家对在改革开放中所展示出的新路更加具有自信。
余金成: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导师、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基础理论,近年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并持有独到深入的学术见解,在《政治学研究》、《光明日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报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劳动纲论》、《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马克思主义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探索》等多部专著, 均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
学术报告是校庆学术系列讲座的重要部分,由科研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