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光明日报》08版“论苑”以《一个好人就是一枚火种——各界人士热议“商丘好人”现象》为题,整版刊登了学院院长朱金瑞教授等7位领导和专家的有关理论文章。
朱金瑞院长的文章以《“商丘好人”现象已发展成“好人文化”》为题,主要观点是:“商丘好人”群体引领时代道德风尚,提升着公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商丘好人”不再仅是一个或一群好人,或是一种现象,而是已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即“好人文化”。文章认为,商丘“好人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对接点。商丘“好人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平凡但高尚、普通但伟大、朴实但有担当等道德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不可或缺的要素。商丘“好人文化”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支撑。商丘“好人文化”反映着中原英雄文化和河南道德精神的特质。这种精神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河南”的重要精神支点,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重要精神动力。
现将《光明日报》刊登的朱金瑞院长等撰写的理论文章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文章链接地址为: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4/18/nw.D110000gmrb_20150418_1-08.htm。
作者:陶明伦 孟繁华 朱金瑞 刘国明 辛世俊 张守礼 王晓征
本期主题
在江苏徐州,因为一条陌生人的求药短信而四处寻药、送药到徐州的姜德强,爱心酿造出温暖与感动,被网友称为“最美送药哥”;
在河北石家庄,“贩菜哥”王超华拾金不昧,寒风中等待失主,石家庄市市长向他致敬;
在浙江温州,李学生火车道上舍身救人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在河南洛阳,任长霞心系民生疾苦,呕心沥血查证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这些人有着不同的称号,却有着相同的家乡——河南商丘。
近年来,在商丘这块仅1万平方公里的豫东小城里,一个个大写的名字闪耀中华:李学生、蒋秀娟、王利申、刘风、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街净哥”轩敬杰、“弯腰哥”张伟、“美丽的姐”席月丽、商丘市义工联、王泽林、万尊行、袁广业、王雁冰……截至目前,商丘市涌现出以李学生为代表的道德模范近万名,8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1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人荣获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14人荣登河南好人榜。2014年,商丘有9人荣登河南好人榜,居河南省第一。
一个好人就是一枚火种,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商丘好人”以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豫东大地,也照亮了泱泱中华。层出不穷的“商丘好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近日,各界有关人士齐聚河南商丘,就“商丘好人现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感想。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让“商丘好人”生发的沃土越来越深厚
河南省商丘市委书记 陶明伦
加快商丘跨越崛起,必须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撑,这个精神支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深刻内涵,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坚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变成自觉行动,入脑入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航标。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李学生的批示指出,李学生就是作为平凡之人做出的不平凡壮举的英雄。尚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崇尚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大力实施公民道德提升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党风政风、社会家风建设,使人民群众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我们要大力表彰“商丘好人”先进典型,各种救助资金、政策措施和荣誉待遇要向“商丘好人”群体倾斜,通过示范引领,实现好人由个体向群体、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形成崇尚好人、学习好人的强大力量,营造好人受羡慕、受尊敬的社会环境和“一个好人带出一批好人”的雁阵效应。
此外,我们还需要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自发相结合、政策扶持与群众志愿相结合,着力建立健全“商丘好人”动态的存储机制、便捷的推荐机制、广泛的宣传机制、有效的帮扶机制、必要的回访机制,让好人得实惠、受尊敬、有归属,培育“商丘好人”生发、成长、壮大的土壤。特别要根据“好人”工作生活现状,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多方联动的帮扶机制,及时解决“好人”及其家人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着力形成关爱好人、激励向善的社会环境。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落四化”要求,如何随着时代进步、新媒体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如何营造氛围使全社会的人争做“商丘好人”?这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让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好人”生发的沃土越来越深厚、群体越来越壮大、品牌越来越靓丽,让更多的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关心好人、回报好人,使“商丘好人”为加快商丘跨越崛起汇聚更加强大的力量。
“商丘好人”精神具有丰富内涵
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孟繁华
“商丘好人”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品牌,影响已从商丘到河南,从河南到全国。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塑造“商丘好人”时代形象、弘扬“商丘好人”时代价值的背景下,如何提炼“商丘好人”精神,弘扬“商丘好人”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是爱岗敬业、忠于祖国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做到对党尽忠、对人民尽心、对事业尽责。二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在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三是公而忘私、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李学生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做出不平凡之举的英雄。有太多的“商丘好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树立爱岗敬业的时代丰碑。四是诚信为本、一言九鼎的创业精神。在商祖王亥开创商业起源之初,言而有信、一言九鼎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兴商之本、做人之本、安邦之本,体现了重德尚义、诚实守信、包容和谐、追求卓越、自立自强的精神实质,是商文化的内核,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乐善好施、大爱无疆的仁爱精神。儒、墨、道、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四大支柱,中国传统道德以儒家为主流,儒家伦理道德之核心就是仁爱,“百善孝为先”则是仁爱精神的浓缩。“商丘好人”已成为弘扬这种传统道德的标杆。六是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牺牲精神。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当前社会,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导致出现道德缺失现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壮大“好人”队伍,为进一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进一步把李学生等“商丘好人”精神转化为催生社会正能量的强大动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而努力奋斗。
“商丘好人”现象已发展成“好人文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学院院长 朱金瑞
“商丘好人”群体引领时代道德风尚,提升着公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使我们看到了正能量、积极的因素,让大家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对道德建设有了信心。商丘的一个个“好人”,以自己平凡的举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个人都可以不平凡。
现在,当我们纪念牺牲十年的英雄李学生、当我们看到数以万计的“商丘好人”在我们身边,“商丘好人”就不再仅是一个或一群好人,或是一种现象,而是已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即“好人文化”。
商丘“好人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对接点。英雄李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践行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德、公德和私德的统一,感知到核心价值观是生动而具体、深沉而活跃、平凡而伟大的价值追求,是人人可以践行的日常行为。商丘“好人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平凡但高尚、普通但伟大、朴实但有担当等道德精神和一个个真实又感人至深、发人深思的事例,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不可或缺的要素,或者说是百姓能够践行从而达到“日用而不觉”的关键。
商丘“好人文化”,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以李学生为代表的商丘“好人文化”反映着中原英雄文化和河南道德精神的特质。这种精神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河南”的重要精神支点,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重要精神动力。
“商丘好人”是“河南好人”的引导者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郑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导师 刘国明
十年前,李学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温州、浙江,感动了商丘、河南,感动了全中国。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专门作出有关学习李学生的批示,作为英雄家乡的商丘,紧随温州之后迅速启动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这是“商丘好人”品牌打造的发轫,也是“河南好人”品牌打造的滥觞。河南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中原大地先后涌现出谢延信、魏青刚等一大批道德模范,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孕育着河南特有的人文精神。十八大以后,河南全面启动了“文明河南”建设,充分发挥德的作用、激发善的力量,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不断培育文明素质,提升思想境界,推动着“河南好人”群体不断壮大。“河南好人”群体不断壮大,“商丘好人”是引导者、示范者、推动者。十年来,由李学生等英雄模范人物引发的“商丘好人”现象不断升温,“商丘好人”的品牌力量被不断激发、传递和扩大。
李克强总理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让“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在宣传“文明河南”建设和弘扬“商丘好人”精神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都会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以人民群众爱听、爱看为着眼点,讲好“商丘好人”故事、传递好“商丘好人”声音,在全媒体联动宣传格局中,让“好人现象”不断升温,崇德向善理念不断汇聚,昂扬向上的人文精神不断形成,从而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商丘好人”与其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
郑州大学教授 辛世俊
“商丘好人”的诞生,与他们生长的土壤和所处环境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精神文明是虚的、空的、软的,不愿意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用力气。“商丘好人”现象证明,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只要在“建设”上用真功,虚的就会变成实的、悬在空中的就能降到地面、软的就会变成硬的。商丘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重视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商丘好人层出不穷,与商丘市委重视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一定要拿最好的东西来教育人。凝聚正能量、点赞正能量、宣传正能量、弘扬正能量,才能使好人善举发扬光大。第二,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制度建设。伦理学认为,德福统一、好人好报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如果好人得不到好报,就会伤害人们的道德信仰,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商丘市委采用鲜明的导向机制、广泛的宣传机制、便捷的推荐机制、有效的帮扶机制、定期的回访机制,使好人效应不断放大,形成人人争当好人的局面。第三,持之以恒,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2005年,李学生为营救遇险儿童献出了生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以此为契机,商丘市委在开展向李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挖掘、推选、宣传商丘好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终于使“商丘好人”成为商丘市的道德品牌。商丘的做法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更是如此。第四,注重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商丘好人”现象已经十年,这十年是坚守的十年,也是不断创新的十年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十年。这里既有理念的创新,也有载体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方法的创新等等。面向未来,要把“商丘好人”这张名片做得更好,还得与时俱进,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赢得明天。
“商丘好人”内聚成市民的整体气质
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 张守礼
“商丘好人”精神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这一基本内容,既有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商丘好人”由个别典型汇聚成了群体现象,外化成了商丘鲜亮的道德名片,内聚成了市民的整体气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认知、认同、践行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内容已经明确、推进的方向和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那就要利用各种实际场合,探索各种方法和途径,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知与行的角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商丘好人”精神则顺应了这一时代的大势,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是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商丘好人”精神的形成和发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标杆,在三商大地上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而且通过媒体的宣传,在全国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商丘好人”“河南好人”“中国好人”已成燎原之势。在“商丘好人”的影响带动下,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公民道德素质明显提升,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日渐浓厚。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商丘好人”的内涵,充分发挥其灯塔效应、裂变效应,引导人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
“商丘好人”建立的是人格和道德标杆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教授 王晓征
从“商丘好人”现象到好人精神和好人文化的形成、升华过程充分说明:自发地做个好人存在主观因素,群体的好人价值选择则需要培育相应的土壤和环境,需要社会的认同和制度的保障,需要政府、社会和民众合力而为。
第一,政府从制度层面建立相应的机制,实现好人精神对社会的引领作用。要大力提倡和弘扬“好人精神”,不仅要把奖励和荣誉送给他们,还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尤其是对于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好人,更要从制度上建立对他们及其家庭的帮扶措施。这样才能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激励更多的好人乐于做好事,弘扬正气,发扬“好人精神”来统领社会和文化建设。
第二,社会形成对好人的价值认同。好人精神是社会所需要的,但做好人往往会遇到一些尴尬,从而事与愿违,其结果是好人受伤害,也会造成一些想做好事的人的困惑。当人们接受和认可了好人形象,认同好人好事的价值,产生能够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的愿望,社会正气就能够得到弘扬。
第三,个人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使做好人成为行动自觉。“商丘好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坚持道德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结果。好人们平常时间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好人可能不会改变太多,无数人选择做好人,使好人成为社会认同,就能激发社会正能量,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